打印 關閉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似乎應為“民以食與水及空氣為天”更合理。道理很簡單,水與空氣是否被污染,同樣對人的生命、健康至關重要。因此,通過制定或修改有關飲用水與凈水器、空氣與空氣凈化器等涉及大眾健康類產品的標準,增強消費者意識,促進公眾或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具有重要意義,無疑也將有助于民生的提高和改善。
當下飲用水及凈水器標準
目前,直接涉及凈水器的標準主要有5類、約13個:其中:國家級標準3個、城市建設行業類標準4個、輕工行業類標準2個、環境保護行業類標準2個、原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類2個。(具體名稱及代號附后)
上述標準的用途各有不同,其中生活飲用水(即通常所說的自來水)水質的國家級標準有兩項,把它們也歸入凈水器類標準,是因為市售的家用凈水器都規定其進水必須是生活飲用水,以及其水質必須滿足的衛生要求,和符合這些要求的法定檢驗方法;涉及城市建設行業的有5項(其中有一項國家級標準),主要規定了各類凈水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判定規則和包裝運輸等內容;輕工行業標準兩項,與城建類標準類似,也用于規定各類凈水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含判定)規則和包裝運輸等;還有兩項環境保護行業類標準,主要涉及水的回收處理,與生活飲用水關系不大。最后兩項是
凈水器產品申請生產、銷售行政許可必須滿足的衛生安全和功能檢驗標準,檢驗合格方可上市銷售。
主要問題及建議
這里不詳述上述標準中的普通技術問題:如標準修訂、更新不及時,造成的與現有技術現狀脫節問題等,只談論與公眾或消費者直接有關的問題。
問題一:被污染的江河水源,并不是我們日常直接飲用的水,我們直接飲用的水是過濾消毒后的自來水,國家標準GB5749-2006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了自來水、同時也是凈水器標準規定的市售凈水器進水所必須滿足的水質衛生要求,標準中包括了水中42項常規和64項非常規、共106項有害物質含量的限值。這就出現了一個消費者意識問題:飲用符合國標的自來水是安全的,那消費者日常飲用的自來水水質符合國標限值嗎?超出國標限值的指標有嗎?如有的話,哪些指標超標?消費者是否應該購買或購買哪種凈水器進行針對性過濾呢?因此,在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應包含對自來水水質檢測公開、公告的條款要求。
問題二:按照上述標準和原衛生部衛法監發 161和254號文,不同的
凈水器的檢驗方法和要求也不相同,如,反滲透法凈水器的“凈化處理效率”項目下的加標試驗,要求對砷、鎘、鉻(六價)、氟化物、鉛、硝酸鹽氮、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8項指標進行檢驗,而對一般水質處理器衛生功能性檢驗項目下的加標試驗,如活性炭凈水器只要求對揮發酚類、耗氧量、三氯甲烷、四氯化碳4項指標進行檢驗,膜過濾凈水器則僅對渾濁度、總大腸菌群2項指標進行檢驗。
聲明:
1、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任何非注明“來源本網”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網站等的資料,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
3、因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本網使用部分文章、圖片等資料的報酬未能及時支付,相關權利人可與本網聯系。
相關資料